他语气坚定,“我不会太在意第一部发行以后的情况,我明天就回陕西,谢绝一切活动,争取早日将这部的第二部创作出来。”
“呃”
江弦见他还是没太听进去自己的话,又是一阵无奈。
“老王!”
“卫国同志!”
“嗯?”路遥抬头看向江弦。
江弦心情复杂,最后憋出四个字:
“保重身体!”
路遥点点头,朝他腼腆一笑,一脸的老实憨厚:
“放心。”
今天这场《平凡的世界》研讨会上的情况,很快便被文学报刊以及著名纸媒报道出去。
作家江弦一人舌战群儒的事迹,也开始被众人所熟知。
“到底怎么样啊?”
“不知道,反正绝大部分评论家都认为写的不行,是庸碌之作,但是江弦说写得非常好。”
“我前段时间看过,感觉一般呐。”
外界掀起了对《平凡的世界》,以及这场研讨会上的争论的巨大讨论。
然而身为事件中心的两人。
路遥已坐上回往陕北的火车,准备潜心完成他的第二部巨作。
江弦也一头钻进建国饭店,继续对《末代皇帝》剧本的创作。
贝托鲁奇对江弦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关注,见江弦在完成剧本提纲以后,没有立即开始剧本的创作,而是出去溜达了一天。
他便觉得,这是江弦思路匮乏的表现,之所以搁下一天剧本的事情,是因为需要调整状态。
因此,贝托鲁奇隐约有些担忧,江弦没办法在约定的两个月之内交出稿子。
当然了,他心里其实也有所准备,因为是具有纪实性的历史电影,那么其实剧情走向就是固定的,可以先按着前面的剧本进行拍摄,后面让江弦边拍边写即可。
贝托鲁奇心底着急。
因为听说中国也打算拍摄一部电视剧版的《末代皇帝》。
这部电影的拍摄场地,注定离不开紫禁城。
因此,贝托鲁奇预感到,将来他们和电视剧《末代皇帝》免不了会对紫禁城的使用权进行一番争夺。
贝托鲁奇想要拍摄的,是一部气势恢宏而庞大的东方巨作。
因此他对紫禁城的使用权非常在意。
那么时间就太宝贵了现在。
江弦越早写完剧本,他就能越早开机,在对紫禁城的使用权争夺上更有优势。
不过让贝托鲁奇意外的是,距离约定好的时间还有半个多月,江弦就带着一部将近七万字的电影剧本进入了他的房间。
“贝托鲁奇先生,幸不辱命,你看看这部剧本写的怎么样?”
“你写完了?”
听翻译讲完江弦的话,贝托鲁奇一阵吃惊,“怎么这么快?”
“那不是您说着急么,我这段时间紧赶慢赶的,生怕给您耽误了,再说了,这部电影是对外宣传我们中国的形象,您说您不是我们中国的,都对这件事那么关注,作为一名中国人,这事情我当然得上点儿心,日夜奋战,笔耕不停。”
江弦这番话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其实这段时间,他的时间主要浪费在贝托鲁奇帮他找到的三个人身上。
因此,大部分时间,江弦其实都在从他们那儿听溥仪和清宫里的八卦。
就比如,当时最有资格接替皇位的,其实不是溥仪。
皇位传承大多是“子承父位”,溥仪他爸和他爷爷都不是皇帝,溥仪这一系得往上数到太爷爷道光皇帝才行。
从血统上讲,他离皇位确实有点远。
可没办法,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
当时都觉得,最有资格接替皇位的,是慈禧曾经的政治伙伴,恭亲王奕訢的孙子,爱新觉罗.溥伟。
就在溥仪进殿的时候,这位最有资格接替皇位的溥伟还兴高采烈的在殿外候着等旨呢。
结果一听说慈禧宣了不满3岁的溥仪进殿,气得溥伟在宫门外直接破防,大骂慈禧“因一己之私置祖宗基业于不顾。”
不过如此大逆之罪,慈禧看在恭亲王的面子上,也并未深究。
还有人问了,慈禧干嘛挑溥仪,为啥不干脆让溥仪他那老实巴交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来继承皇位呢?
这是因为载沣的辈分在那。
没法把载沣过继给同治帝啊!
而且要是让载沣当皇帝,那慈禧一死,咸丰到同治这一脉就绝后了。
她慈禧再怎么样,毕竟也是咸丰帝的妃子,心里总归是想给咸丰传宗接代的。
可惜,老妖婆机关算尽,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光绪帝死了还不到24小时呢,她也就跟着去了。
另一边,贝托鲁奇在吃了一惊以后,也不再纠结江弦的速度问题了。
他担心剧本的质量。
他想要的,可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的厚重之作。
而江弦写的这么快,这让贝托鲁奇不禁有些担心他写的太过潦草,没办法支撑起自己对电影的期望。
总之,先看看再说。
江弦写的是中文,贝托鲁奇自然是看不懂的,这就要麻烦翻译再帮他将剧本给翻译成贝托鲁奇所熟悉的意大利语。
这么一翻译,又要花费好几天的功夫。
贝托鲁奇特意留住江弦,让他在建国饭店再住几天,以便翻译哪里看不懂可以随时请教。
江弦只好在建国饭店继续住下来,住的也相当舒适,毕竟这里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代表着我们的面子,所以各方面都建设的相当到位,酒店的管理听说也是由香港一家酒店管理集团来管理的。
也正是因为先进的管理方式,都觉得建完肯定亏钱的建国饭店,头一年就给赚了150万回来。
江弦在建国饭店住了段时间,借着这段时间,他又继续起之前【多余人】和【内心世界】两条灵感所合成的。
这天他正写的入神,门忽的被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