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赌约,毫无疑问会在文学界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江弦,当下文坛最炙手可热的作家,除了写作,背后还带着一连串的荣誉。
而其余对《平凡的世界》全盘否定的评论家,又代表着当下文坛评论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话就是权威,是每个作家都需要去聆听的教诲。
现在这两方,居然因为一部争了起来,站在了态度截然不同的两面。
那就很有意思。
究竟是江弦慧眼识珠,还是雷达这些代表权威的评论家们技高一筹。
这就要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看看路遥的这部《平凡的世界》,是否真的能够经受住时间以及文学的考验。
“江弦同志。”
研讨会结束以后,路遥特意过来把江弦拦住。
这个有些腼腆的陕北大汉,砸吧着嘴,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今天.谢谢了。”
“有什么好谢的。”
江弦冲他笑笑,“我愿意为《平凡的世界》发声,不是因为你我的交情,而是因为这部作品本身的优秀,才站出来为这部作品而鸣不平。”
路遥听了这话,眼眶一酸,险些掉出泪来。
路遥是硬汉。
铁打的硬汉。
可这一刻还是忍不住的动容。
为了创作这部《平凡的世界》,他切断了一切外部的打扰,一头扎进了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的煤矿,创作他的长篇。
他专门打了张表格,上面清楚地写着从1到53章的一组数字,并把它贴到房间的墙上,每写完一章,就划掉一个数字,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漫长创作行程。
为了找到总的“终点”和各个不同的“终点”,路遥走路、吃饭、大小便,甚至在梦中都在想,最终写出了这篇《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但是拿给《当代》杂志以后,编辑周昌义认为没有新意,没有悬念,没有看上,后来又被《当代》的另一位编辑以不适应时代潮流,属于老一套的“恋土派”退稿。
历经坎坷,第一部才艰难曲折的在《花城》上有了发表的希望。
毫无疑问,路遥的内心绝对是高傲的。
创作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以后,路遥发现自己的饭量开始骤减,曾经强壮如牛的他就连走路也喘粗气,有时候累到连头也抬不起来。
如此付出,只为了完成心中的巨大目标。
他有着极高的心理预期。
可长时间以来,这种不被承认的落差,让这个硬汉也有点难以忍受这种艰苦创作却不到承认的委屈。
而就在这个时刻。
江弦出现了,他也是第一个对《平凡的世界》表露出极大喜欢的作家。
这就让路遥觉得,他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沼泽之中,被江弦拉了一把。
江弦知我!
“我创作这部,是因为柳青同志和我讲过一番话。”路遥平复了下情绪,给江弦透露道。
柳青是陕西的家,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他的代表作《创业史》是轰动时代的巨著,同时,柳青也是路遥的偶像,是他的精神导师。
“记得我们之前讨论过,陕西缺少一部大书,一部能向陕北的历史作交代的大书。
柳青同志和我说的也是这样,他的《创业史》第二部当时在《延河》发表,我有幸做了他的责任编辑。
我问他,你是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
柳青说这个原因非常复杂,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对陕北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
他说,从黄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就是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居然没有陕北人自己写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这是不好向历史交代的。
所以我写了这部,我在一开始便写下一行寄语:‘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这既是我给陕北的答卷,也是我给柳青同志的答卷。”
“.”
江弦静静听这位硬汉说完这一番话。
老实说。
心情复杂。
路遥要写出一部经得起时代和历代读者检验的伟大作品,起点之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江弦也很清楚,创作出这部的代价是什么。
可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资格去阻止路遥。
他太懂路遥对文学的痴狂。
更知道,路遥的生命,已经完全献给了《平凡的世界》。
或许对路遥来说,比起将生命抛洒于这部《平凡的世界》,更悲哀的是他一生都没能交出这部巨著,碌碌无为的苟延残喘。
“江弦同志,其实我创作这部,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向你致敬。”路遥这时候忽然道。
“向我致敬?”江弦愣住。
路遥缓缓道:“我一直记得,当初创作《人生》,是你不遗余力的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因此,我当时就在创作谈之中说过,这篇《人生》是向柳青同志致敬,将来还会创作一部,向你致敬,而这部《平凡的世界》,不仅是给陕北,给柳青,也是我想要交给你的答卷。”
“.我何德何能。”江弦苦笑一声。
此刻,听着路遥这位硬汉、这位文学巨匠讲出自己的肺腑之言,他的这份真诚,直插江弦的内心。
他犹豫片刻,道:
“卫国同志,我听说柳青同志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彻底完成《创业史》的第二部,就辞世了。”
“你要当心,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
“创作这样一部固然伟大,可我们应该留给世人的,是一部创作完整的,不能像《红楼梦》《创业史》一样,让人觉得万分惋惜。”
“我读过你的这篇《平凡的世界》了,从头到尾,来来回回,整整读了三遍,从你的这部《平凡的世界》之中读出了陕北这片土地的伟大。”
“只是故事尚未展开,肯定是不为世人所理解的。”
“你不要心急,慢慢来,我相信,终有一天,这部《平凡的世界》会成为能摆进文学殿堂之中的不朽名作。”
“嗯”路遥听着江弦这么亲切的教诲,又抑制不住一阵哽咽。
今天虽然只得到了江弦一个人的鼓励,但对于路遥来说,江弦所赐予他的这份精神力量是巨大的,是能够鼓舞他继续创作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