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日军驻上海司令部,逼迫日本签订淞沪永不侵犯条约(四)
城北据点一战后,上海的日军势力遭受重创,但残余日军仍在负隅顽抗,而日军驻上海司令部则是他们负隅顽抗的指挥核心。
为了从根本上打击日军在上海的嚣张气焰,彻底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张毅等部队长官们深知,必须对日军驻上海司令部发动致命一击。
在作战会议上,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张毅看着地图上日军司令部的位置,眉头紧锁。那座司令部位于上海的核心区域,周围高楼林立,且日军在此布置了层层防御,不仅有重兵驻守,还配备了先进的防空和反炮设施。
“要进攻日军司令部,难度极大。”
英一师代表率先开口,“他们的防御火力网极其密集,我们的部队一旦靠近,就会遭到猛烈攻击。而且周围的地形不利于部队展开大规模的迂回作战,强攻的话,伤亡恐怕难以估量。”
广西军将领也点头表示认同:“确实,日军司令部周边的街道狭窄且错综复杂,我们的兵力难以迅速展开,还容易遭到伏击。但如果不拿下这里,日军就还有喘息之机,上海的百姓也难以真正迎来安宁。”
赵国此时已经冷静了许多,但眼中仍闪烁着坚定的复仇光芒:“师长,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试一试。兄弟们的血不能白流,一定要让这些鬼子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讨论,众人终于确定了一个大胆而周密的作战计划。
首先,派遣小股精锐部队在日军司令部周边制造混乱,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同时,组织炮兵部队秘密部署在合适的位置,等待时机对日军司令部进行集中炮轰;此外,安排部分部队在日军可能的增援路线上进行阻击,防止日军援兵到达。
计划确定后,各部队迅速开始行动。赵国再次主动请缨,带领一支由172师精英组成的小分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日军司令部附近。他们身着便衣,扮成普通百姓,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每经过一处日军岗哨,他们都要屏住呼吸,巧妙地避开日军的视线。
与此同时,炮兵部队也在艰难地寻找合适的炮轰位置。由于日军的警惕性极高,炮兵们不得不绕开日军的巡逻路线,选择一些隐蔽且视野相对开阔的地点进行布置。他们搬运着沉重的火炮,在废墟和小巷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
当一切准备就绪,夜幕已经深沉。赵国的小分队率先发动行动。他们在不同地点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日军司令部周围的日军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出动寻找起火原因。
就在日军注意力被分散的瞬间,炮兵部队接到了进攻的信号。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划破夜空,朝着日军司令部飞去。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日军司令部的建筑在炮火的轰击下开始颤抖,墙体出现一道道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