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的一个个,那是抓耳挠腮。
终于有人还是忍不住了。
“胡大人,你跟长公主不成亲了吗?”
“要是长公主又有了新欢,怎么办?”
其实男人也八卦。
“跟着长公主赴宴的,迄今为止,只有我一人。”
胡大海大方的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对于他和长公主之间的关系,他早就有心理准备。
所以,这些都不足为奇。
难堪的是刚开始的时候,同僚们嫌弃鄙夷的眼神,背后窃窃私语的指摘。
这些他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在乎这面对面的好奇呢。
“其实胡大人这样也挺好的,要真成了驸马,可就不能做官了。”
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评价。
胡大海认真的看着说话的人。
“若是公主愿意给胡某一个身份,胡某自当欣喜接受,至于能不能做官?胡某从未考虑过。”
胡大海其实也不是真在乎这些,只是他不想外界的人对公主殿下有什么误解。
“身份什么的有什么紧要,关起门过日子,自己舒坦就行,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
听听,还是有明白人的。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知道胡大海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宿命是至关紧要的。
胡大海的身上也从未出现过什么绯闻,也没有什么流言蜚语。
长公主殿下除了和离一事,也没有什么伤害他人幸福的事情。
胡大海和长公主之间的事情,也就关乎他们双方,跟第三人无关。
这其实已经难能可贵了。
“殿下也是这么觉得。”
胡大海点头附和,他们确实是关起门来过日子。
除了他每日到衙门点卯,公主几乎不出门,不应酬。
像他们这种低调又安分守己的权贵已经很少很少了。
无形中,胡大海和怀庆总会忘记了一件事。
那就是怀庆长公主是不出门,不应酬。
但是,她一出手就干的是大事。
攸关国运民生的的大事。
“胡大人,那春山书院,我们武将子女能不能进?”
终于有人鼓起勇气问了大家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问题。
书院,书院,听起来就是读书人的事情。
他们这些莽夫,可从来不敢觊觎。
但是就算莽夫,那也有可能家里养了喜欢读书的仔不是。
春山书院的招生条件已经公布出来了,但是他们都没人敢去,因为他们拿不准人家对家世门第是否有要求。
“好像有专门的招生要求,据我所知,这天底下,只要有心求学,只要符合招生要求,通过考核,就可以的。”
胡大海具体也不知道招生要求是什么,只能笼统的说一声。
“多的我也不清楚,但是对于门第,以及文武划分,书院没有要求的。”
“再说,书院里也有武学师傅,有名医,有匠人,有大儒,就看想学什么?”
胡大海还挺佩服春山先生的,有野心也有能力,更主要的是有自信。
“我们家丹阳也是通过考核才进去的。”
最后一句让现场的人定了定心,算是直面了春山书院无门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