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旧案遗址!(1 / 2)

舆论,就是出名,但如果凶手的意图并非是让大多人都知晓他,那他要舆论有什么用

没人知道,但可以细细推敲。

首先,这证明了对方并非是为了出名,又或是喜欢知晓的人多。

那么既然不是无针对性的人多反过来,是否同样意味着,对方有个个体针对性

什么意思

听说过寻亲吗

家中孩子被拐,夫妻打广告将舆论推演到最大范围,这两人要舆论难道是单纯的让周围人知道自己

不,正相反,而是想通过海量的人群,精准定位到走丢的孩子!

哪怕九成九九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只要孩子知道就是成功!

眼下凶手的状况十分相似。

“种种细节表明,对方要舆论没有任何作用。”

“而针对性极强,又指向了十余年前的凶手,所以,我大胆猜测”

办公室内,徐嚯将逻辑讲解清晰,缓缓开口。

凶手在给自己打广告!

但,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呈现给一个人观看。

舆论只在这里充当一个承上转下的作用!

而这个人则是

“十余年前的凶手!”

一道声音落下,周围逐渐有了骚动。

张梁闻言,眉头皱起。

“也就是说,对方的意图是想让十余年前的凶手亲眼看到自己作案!”

“为什么这对凶手有什么好处还是说对十余年前的凶手有什么好处”

有好处吗

杀人是有好处的。

首先是财产上的好处。

上一世徐嚯国内发生一起匪夷所思的财产抢劫杀人案。

案件波及的财产并不多,但人数却极多!

有两个人为钱杀人,每杀一个人便会搜刮身上的钱财,同时将衣服变卖。

能卖多少钱几块钱,没错,仅仅只是几块钱,算上尸体身上的现金,一个人最多也就十来块几十块。

他们杀了多少

不知道,尸体早就溶解了,但,单单是从凶手家里搜出来的皮带和裤腰带足足有百余条!

所以,哪怕你再穷。

也有可能被他人因为财务问题所盯上!

但是

“钱不对,眼下的凶手作案,他想搞钱只有两方会给他,一是从死者母女手中,二是从十年前的凶手手里。”

“若是前者,没必要会牵扯到十年前的凶手、”

“可后者更不可能了,对方既然还需要用舆论来让凶手知晓,必然不可能有什么私人的联系号码。”

“连这个都没有,作案前接触的可能性也极小,谈不拢怎么可能有钱”

“再者杀人拿钱这算个什么道理!”

赵刚思索片刻,摇摇头将钱财否定。

周围人点头,并没反驳。

这种疯子一样的作案方式往往都和钱没关。

更大的可能性都是情绪类上的。

将其代入到本案,也就是说

“凶手之所以杀人,是因为和十年前凶手,有情绪上的问题!”

徐嚯眯了眯眼,他坐在椅子上,指尖敲击着桌面。

情绪啊。

在互联网没发展起来的情况下,情绪唯有双方接触才能引发!

就像,北极熊没理由会对南极企鹅发生情绪摩擦,因为两者压根见不到面都不知道对方。

除非给个互联网,把一熊一鹅塞贴吧里。

又或是将双方塞到一块,鹅被熊吃掉便有了矛盾。

“两个凶手近距离接触过!”

信息一出,案件愈发的明了。

双方有矛盾,而眼下的凶手因这个矛盾,所以才选择杀人,并且通过舆论令对方知晓。

若是如此的话

“死者和十年前的凶手有牵扯!”

张梁忽的意识到什么,眼前一亮。

众人瞬间讨论起来。

“凶手是有针对性的找受害者,之后再将其杀害,矛盾又是因两个凶手而起,没道理胡乱杀一人报复对方,极有可能是死者和十年前的死者有关!”

“两个凶手定然接触过是在什么地方接触的!”

“等一下,让我缓缓”

“”

办公室顿时涌出繁杂的声音,激烈的讨论着各条线索。

最终总结出一条信息。

凶手

或者说是眼下案件的凶手,必然和十年前的凶手有过接触!

警方无法推测凶手之所以杀死者,且还针对十年前凶手的原因,但十分能肯定双方某短时间内近距离接触过。

从哪看出的

“作案过程,眼下凶手的作案手法太过清晰!”

“要知道,哪怕是警方,除了几张照片也不知晓十年前案件发生时的过程,甚至对方针对尸体的细节,了解程度还要超过警方!”

“案发不,杀人现场!”

徐嚯沉声开口,吐出一个能百分百确认的信息。

“十年前,凶手杀人时,对方必然在现场!”

十年前的荤江省发生了一起人蝎子案件,凶手用剔骨刀将死命死者进行剔骨,整个人只剩下被剥皮的脑袋以及脑袋后连接的一根脊椎

而在期间,或许有一个人全程目睹了案发过程!

他亲眼看着四人被剥皮,看着四人被剔骨。

一直到现在

“第二次案发,警方才意识到他的存在!”

徐嚯颇有些头疼的开口。

众人也是知道了麻烦所在。

想查一个十年前隐藏,连当地警方都难以查出的身份

这无异于登天了。

不过,重点并非只有这一个,还有

“十年亲的凶手,为什么要杀那四人”

“以及,眼下的凶手在当年案件中,所扮演的是什么身份”

两个崭新的问题被抛出,众人却不知该如何推理了。

荤江省完全没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对方甚至连现场存在第二人都不知晓。

他们如何推的出来

“路人”

赵刚眉头一皱,先是给出一个猜测。

“是否是因为当年的事情在心中成了个阴影,导致其思维扭曲,最终成为眼下的画面”

有可能吗

有的。

有句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话尤其针对心理上的疾病。

若是真有路人见到凶杀过程心理九成概率会出现问题!

导致其杀人却也不是没有可能。

“死者是凶手精心筛选的。”

徐嚯开口提醒了一句,赵刚顿了顿,随即了然。

凶手对死者身份的针对性很强。

首先,就是没报警了。

死者总不能是单亲家庭吧,一对母女死亡,消失已久却没报警。